手机看新闻
[摘要] 6月19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一个对楼市“可能影响深远”的决定: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。
正当人们翘首期盼更多拆迁信息时,一则重大利空消息突然来袭,让很多人不知所措。
6月19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一个对楼市“可能影响深远”的决定: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。
我们先看一下会议通稿是怎样说的:
据各地初步摸查,目前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,量大面广,情况各异,任务繁重。
会议确定:
一要抓紧明确改造标准和对象范围,今年开展试点探索,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积累经验。
二是重点改造建设小区水电气路及光纤等配套设施,有条件的可加装电梯,配建停车设施。促进住户户内改造并带动消费。
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。今年将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。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,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。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。
四要在小区改造基础上,引导发展社区养老、托幼、医疗、助餐、保洁等服务。推动建立小区后续长效管理机制。
不难看出,这里说的“旧改”,跟此前的“棚改”有着本质区别。的特征是:不是拆迁、推倒重来,而是“保守疗法”,在配套设施、外立面和公共空间翻新上下功夫。
此次,老旧小区改造主要以水电气路和光纤配套设施作为改造对象,加上加装电梯、配建停车场,最终带动养老医疗等发展,无论是规模体量还是投资能量,都无法与棚改相匹敌。称为“城市更新”可能更为恰当。
至于此次规模有多大?国务院会议通稿说“目前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”,而此前住建部的信息透露,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,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,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。据专业人士估计,涉及资金达4万亿。
2
尽管棚改未退,旧改已来。但“旧改”信息显然对楼市来说,显然是巨大的利空。
我们都知道,棚改出现于2005年,起初作为民生工程而存在。直到2015年,在新一轮大宽松之下,才顺势成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工具,进而推动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。
而其中,棚改能成为楼市发动机,根本原因不是大拆大建,而是有央行定向放水的强力支持。正是因为有了定向放水,才会有棚改货币化的大扩张,进而有三四线的楼市强劲反弹。
数据显示,从2015年到2018年,我国棚改总规模超过1800万套,货币化补贴一度上升到60%左右,而这恰恰与三四线城市楼市发展路径一致。
而“旧改”新政,从有关方面发布的信息,从字面上看:“今年将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。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,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。”只有财政资金,没有央行的杠杆放大效应。
那么为什么说是利空呢?
从国家层面来看,如果这16万个小区、4200万套房子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改造,而不拆除重建的话,居住在这些老旧房子的人们换房子的紧迫性就会大幅降低!
如果说,之前因为大拆,安置货币化推动楼市需求上升的话,那么在供应稳定的情况下,需求将受到拟制,楼市的供求生态很可能将被改变。
其实,对于旧改的信息,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中也可以得到体现:2019年着力拓空间,加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,实施老旧小区整治提升行动。对近期不再实施整村拆迁改造的城中村,以综合整治或部分改造的方式进行环境提升。
显然,对于那些之前大举买入原计划拆迁老旧房的投资客来说,更是巨大的利空。炒房炒成房东,很可能将成为事实,只能等改造完毕后出租或其他用途。
更可怕的是,如果大家同时抛售,很可能短时间内造成挂牌房源过多,造成房价大幅下降的可能。当然资金实力可以承受则另外。
回复还可以输入100字